返回首页
一周热榜
在我的最佳创业想法经历了一些波折之后(ChatGPT,以及我的联合创始人分别决定退出这场竞争),我开始寻找那些拥有好点子并准备快速原型开发和筹款的商业联合创始人。
目前,有两位潜在的联合创始人正在知名商学院和类似项目中学习。
到目前为止,我对此的一些思考:
* 好处——他们通过学校获得培训和指导,这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孵化创业项目。
* 坏处——即使你确信他们在毕业后想追求这个创业项目,学校仍然是他们的优先事项。在他们不投入时间的情况下,你要么处于等待状态,要么全职投入到项目建设中,而他们不会很快准备好开始筹款。此外,如果这一阶段对他们的MBA贡献更大而不是对共享创业项目,那么这种动态就显得有些不平衡或不匹配。
现在我感到一些个人的时间压力,我听说的一个想法是找一份临时工作,同时在晚上和周末继续创业。但这与我的工作方式不兼容,我全身心投入到我所在公司的项目和团队中。我会从整体上考虑一家公司,任何闲暇时间都是为了保持在这家公司上的进度。(这不仅仅是面试时的说辞,而是我似乎天生如此,无论好坏。)
因此,我决定在一家现有公司中找到合适的角色。包括我之前担任过的一个角色,在这个角色中,我的思维和运作方式更像是技术联合创始人,但从一开始,钱就神奇地出现在我的银行账户里。
我仍然很好奇,是否有人愿意分享与仍在商学院的联合创始人合作的经验和想法。
例如,是否总是依赖于拥有足够的个人时间(或兼职工作),直到双方都认为时机合适,能够快速执行和筹款?
再比如,有没有人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学生需要至少走过创业的形式以满足MBA项目的要求,但毕业后却想做其他事情?
我注意到微软已经停产了Surface Laptop Studio 2,并且没有明确的Studio 3计划。同时,他们正在推出新的Surface型号,这些型号搭载了Snapdragon X Plus和Intel Core Ultra芯片,强调人工智能能力和电池续航。
此外,微软越来越关注Copilot+ PC和Surface for Business,但我在想:这是否意味着微软正在转向不那么注重性能、以创作者为中心的硬件,比如Studio系列?还是说这只是微软在人工智能时代对“性能”定义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