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 dpelleri大约 1 个月前原帖
嗨,HN!我正在构建Orchestro,这是一个基于AI的任务管理系统,专为Claude Code设计,类似于Trello,但专注于AI辅助开发。 **问题:** 在与Claude Code合作进行复杂项目时,我总是无法跟上AI在多个对话中所做的事情。任务会重复,依赖关系不明确,而且无法看到全局。我需要一种介于简单待办事项列表和复杂Jira之间的解决方案。 **它的功能:** - 通过分析你的代码库,将用户故事分解为技术任务 - 自动跟踪依赖关系并检测冲突 - 实时进度可视化看板 - 从过去的工作中学习模式,以改善未来的建议 - 完整的AI决策和代码更改审计记录 - 60个MCP工具,用于协调复杂的开发工作流程 **工作原理:** 当你给Claude Code提出功能请求时,Orchestro可以: 1. 分析你的代码库结构(文件、依赖关系、模式) 2. 将故事分解为具体任务,并附上文件引用 3. 检测与现有代码的潜在冲突 4. 跟踪已完成、正在进行和被阻塞的任务 5. 从成功/失败中学习,以便下次改进 **技术栈:** - 后端:TypeScript、模型上下文协议SDK、Supabase(PostgreSQL) - 前端:Next.js 14、React服务器组件、TailwindCSS - 实时:PostgreSQL触发器 + WebSockets - 传输:标准输入输出(本地运行,完全隐私) **为什么选择MCP?** MCP(模型上下文协议)是Anthropic连接AI与外部工具的标准。Orchestro并不是构建另一个AI包装器,而是作为原生工具套件直接集成到Claude Code中。可以把它看作是为Claude Code赋予项目管理的智能。 **与众不同之处:** 大多数MCP服务器是单一功能(如GitHub集成、数据库查询等)。Orchestro是一个完整的工作流协调器,拥有60个相互关联的工具,共同工作:任务分解、依赖分析、模式学习、监护代理(数据库/架构/API验证)以及完整的审计记录。 **当前状态:** - v2.1.0已在NPM上线:@khaoss85/orchestro - 已在官方MCP注册表中发布 - 测试覆盖率为96.7% - MIT许可证,完全开源 **我希望得到的反馈:** 1. “Claude Code的Trello”这个定位是否合适? 2. 你会将其用于个人项目还是主要用于团队工作流程? 3. 还有哪些其他MCP工具可以使其更有用? 4. 功能太多还是刚好适合这个问题空间? 我们的愿景是架起产品经理(以故事思考)、开发者(以代码思考)和AI(可以两者兼顾但需要结构)之间的桥梁。 GitHub: [https://github.com/khaoss85/mcp-orchestro](https://github.com/khaoss85/mcp-orchestro) 演示:在设置后,访问 [http://localhost:3001](http://localhost:3001) 观看看板实时更新 试试它:`npx @khaoss85/orchestro@latest` 欢迎随时提问!
2作者: ash_at_hny大约 1 个月前原帖
我一直在探索扩散模型,这种模型已经改变了图像和视频生成,如何应用于文本生成。离散扩散模型背后的数学一开始可能会让人感到有些畏惧,因此我整理了一个带注释的 Jupyter Notebook,详细讲解了理论,并构建了一个基于字符级的离散扩散 GPT,该模型是从 Andrej Karpathy 的 baby GPT 进行改编的。与其自回归地生成文本(从左到右),该模型学习并行去噪损坏的文本序列。 这个 Notebook 涵盖了数学框架、离散标记的噪声过程,以及一个基于莎士比亚文本训练的有效实现。 GitHub: [https://github.com/ash80/diffusion-gpt](https://github.com/ash80/diffusion-gpt) 在 Google Colab 中打开: [https://colab.research.google.com/github/ash80/diffusion-gpt/blob/master/The_Annotated_Discrete_Diffusion_Models.ipynb](https://colab.research.google.com/github/ash80/diffusion-gpt/blob/master/The_Annotated_Discrete_Diffusion_Models.ipynb) 欢迎提供反馈和建议。
1作者: Tananon大约 1 个月前原帖
嗨,HN!我刚刚开源了 Pyversity,这是一个轻量级的库,用于多样化检索结果。大多数检索系统只优化相关性,这通常会导致前 k 个结果几乎完全相同。Pyversity 高效地对结果进行重新排序,以平衡相关性和多样性,呈现出仍然相关但不那么冗余的项目。 主要特点: - 统一 API:一个函数(diversify)支持几种知名策略:MMR、MSD、DPP 和 COVER(未来会增加更多)。 - 轻量级:唯一的依赖是 NumPy,使得包体积小且易于安装。 - 快速:所有支持的策略都有高效的实现;在毫秒级别内多样化结果。 使用交叉编码器进行重新排序目前非常流行,但也非常昂贵。根据我的经验,通常可以通过更简单、更快速的方法来改善检索结果,比如这个包中实现的方法。这有助于检索、推荐和 RAG 系统呈现更丰富、更具信息量的结果,确保每个新项目都能添加新信息。 代码和文档:github.com/pringled/pyversity 如果您有任何反馈或对其他多样化策略的建议,请告诉我!
1作者: _1tan大约 1 个月前原帖
我建立了一个微型预测市场,完全依赖于 GitHub Issues,没有外部数据库。每个市场都是关于仓库工作的具体问题,例如:“问题 #123 会在 2025 年 11 月 15 日之前关闭吗?”合作者可以购买 YES/NO 股份来表达他们的看法,价格(0 - 1)反映了团队的集体预测。这有助于规划、优先级排序以及使期望变得透明——而不涉及真实货币。 在技术实现方面:在问题中嵌入了签名的 JSON 快照(市场和账本),使用 LMSR 定价,基于序列的乐观并发控制并支持重试,以及仅限合作者的交易。 我还没有为该仓库部署公共实例——计划在整合初步反馈后进行。仓库链接: [https://github.com/philippnagel/gantt](https://github.com/philippnagel/gantt) 我希望能收到关于治理(每个用户的上限、利益冲突)、哪些问题最有用(截止日期、PR 合并、发布)以及基于评论的交易用户体验的反馈。
6作者: alpaca121大约 1 个月前原帖
我一直喜欢在工作或入睡时有背景噪音,但我发现大多数“白噪音”或环境音应用要么需要付费,要么充满广告,或者试图为基本功能推销订阅服务。 因此,我制作了Ambi,这是一款小巧的iOS应用,界面简洁,提供一系列免费可用的环境声音——如雨声、海浪声、风声、鸟鸣等。你可以混合这些声音,调整音量,随意播放整晚或在工作时使用。所有功能均可离线使用,没有隐藏的收费。 这是我首先为自己开发的,但我想其他人也可能会觉得它有用。欢迎反馈、报告bug和提出建议。 <a href="https:&#x2F;&#x2F;apps.apple.com&#x2F;app&#x2F;ambi-white-noise-sleep-sounds&#x2F;id6753184615">https:&#x2F;&#x2F;apps.apple.com&#x2F;app&#x2F;ambi-white-noise-sleep-sounds&#x2F;id6...</a>
3作者: trapani大约 1 个月前原帖
我开发了Hyprvoice,这是一个小工具,可以让你在Wayland上通过语音输入文本——不需要X11,也不需要复杂的桥接。只需按下一个键,开始说话,你的文字就会出现在光标所在的位置。 这个工具是用Go语言编写的,使用PipeWire进行音频处理,并直接与合成器进行通信。工作流程非常简单: 按下键 → 开始录音 再次按下 → 停止并注入文本 通知会显示录音/转录状态,并且它支持多个后端——目前使用OpenAI Whisper,whisper.cpp(本地/离线)正在开发中。 所有操作都通过一个轻量级的守护进程运行,使用Unix套接字进行进程间通信。文本注入使用wl-clipboard和wtype,并具有剪贴板恢复的后备方案。 安装(Arch/AUR): ```bash yay -S hyprvoice-bin systemctl --user enable --now hyprvoice.service ``` 然后在Hyprland中添加类似以下内容: ```plaintext bind = SUPER, R, exec, hyprvoice toggle ``` 代码库: [https://github.com/leonardotrapani/hyprvoice](https://github.com/leonardotrapani/hyprvoice) 目前处于测试阶段,但已完全可用。我非常欢迎反馈,特别是来自全职使用Wayland或维护合成器的用户。
2作者: FpUser大约 1 个月前原帖
不确定这是否与人工智能有关(那个插件是一个独立的功能),但这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似乎在很多情况下,它能够在我开始写一个函数时就知道我想写什么,并自动填充函数体。这可能比人工智能本身更能为我节省时间。